那篇说光学变焦的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儿头晕,有读者说一点儿不像之前博文中谈光学诸侯录那样通俗。我发誓不是要故弄玄虚,用术语从他人怵愕、发愣的表情中寻找愚蠢的快感。话扯的有点偏了。本期的Z摄江湖,关于摄像机(DV),有必要做一些……
关于DV的历史,有必要……
关于摄像机的起源,有必要做一点解释。我现有的国内文献资料写的都是四十多年前由美国安倍推出第一台摄像机,具体是几没说清楚。极有可能艺术家负责文献记录,用了太多的近似值。这台摄像机不是家用,但跟民众关系重大,从那时起,美国电视节目丰富起来。
在近似值的起源后,发生的一些近似值的大事纪,具有典型性的可归纳如下:
1.1976年, JVC发布VHS格式摄像机,标志着家用摄像机时代的雏形初现,VHS指摄像机所使用存储介质为宽12.65毫米的磁带。相比之前的专业领域才具有的大型摄像系统,VHS体积小、功能简化,Video Home System的简化命名,视频影像民用化的概念得以推广。
JVC VHS摄像机
2.几年后,JVC提升摄像机清晰度,学超人那样给VHS胸前加了个S。S-VHS意为超级家用录像系统。
3. 这个超人在1982年被升级为2.0,缩小磁带规格,改名称为VHS-C。你不会陌生,八九十年代街道上贴着“日场两元,包夜5块,不清场”的录像厅,用的就是VHS-C磁带播放机。中国用户在视觉上体验的更爽了,至于声音,没人关心,距离普通话和日语普及还早着哪。
4.Sony在八十年代末发布8mm格式录像带,减小了体积还提高了音质,这个向来急着收回研发成本的家伙,也只能和VHS平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