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深情赞誉并不是思春或嗨大的临床表现。曼哈广场上新开了家国美,进门即是相机专柜,一直要蔓延到尽头。相比之下,生活必需类家电冷落异常。这样的状况不止在国美出现,顺电和苏宁都摆出一副要在相机市场中分羹的姿势。周末和节假日里,我都想用门庭若市的词来形容了,尽管他们本来就是市!
年关总是购物的嘉年华,摄影让生活更美好的年代里,怎能少了相机的选购。这期咱们就谈谈岁末DC挑选。
刚套瓷上的导购小姑娘告诉我,消费者一直以来对相机的选购,最看重以下两点:后背屏幕的视觉效果、新功能的数量。
我特别理解LCD的视觉效果决定了购买欲望。还有什么能比临场的成就感更加诱人呢。要是纯肯定的话,我就不是那个批判主义者了。高质量的液晶屏显示只是假象,最终在电脑显示器上你将大跌眼镜,一般情况下照片的展示终端也在于网络。比这更重要的是,高品质屏幕最不低碳最不绿色了,如果你觉得低碳是衙门的事儿,好吧,我输了,记得多买块电池。
过去的这一年里,新概念层出不穷,除了我在另类相机盘点中八卦过的,咱们的消费类DC也没闲着。以下挑选几个典型有用的新概念做分析.
智能自动模式:
上个世纪柯达管这种设置叫傻瓜,意为即使你是傻瓜,只要摁下快门,就能获得画面基本清晰曝光大致准确影像。据考证,东方人是最开不起玩笑的不自信民族。日本人抓住了该特点,用“智能”的字眼替换,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日系光学自此雄起,那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啦!
傻瓜也好智能也好,它偶尔也会犯错。最简单的例子即是逆光时拍摄留影,总是会天空过度,人物不足(曝光)。日本没有**TV,没法用“功大于过”的词汇来糊弄不明真相的群众。光学企业能做的要么是道歉,要么是改进。于是有了逆光模式选项。
另一方面,摄影中题材的不同,相机的设置也会有所不同。如人像往往追求大光圈小景深成像,风光摄影则要求小光圈大景深高锐度,夜间的人像要求相机既能保证前景人物清晰又能背景曝光相当。于是相机有了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夜景人像模式、纯夜景模式。
再后来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广大群众开始追求更广泛的题材,相机上的模式选择拨盘精细的不行了。
Sony相机高达十几种的场景模式
你不得不承认,使用DC还是主要图它的方便。如此复杂的功能选项,太多时候会让人不胜其烦,抓拍的时机和创作的灵感往往就在拨弄中流失了。智能自动模式会帮到你。只要设置在该模式下,相机会在快门启动前侦测场景,选择对应模式。
更新鲜的是智能自动模式在Sony相机上往往还带有高级选项。前面我说了智能就是傻瓜,傻瓜总是会犯错,随着时间的推移犯错的几率越来越少,高级的智能自动模式就是每次快门使用两种设置分别拍摄一张,总有一款适合你。
- 第1页:前言
- 第2页:DC模式解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