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有个这样的故事。把父亲从陕北农村接到城里后,父亲问他这些年在城里做些什么。回答作家。老人家不明,问作家是什么家。小贾同学费劲心思给他爹通俗的解释作家为何,作家的工作详细,作家的社会意义。老头儿听完后若有所思,忽然恼怒,大骂道“老子还以为你是干什么大事儿的,原来就是个编瞎话的”(个人觉得东北话发脾气比陕西话更逗,故将“吹牛劈滴”换成了“编瞎话”——吴玮注)
Z摄江湖:室内低照下的弱光摄影杂谈
Z摄江湖:单反相机之鼻祖Pentax的传说
Z摄江湖:岁末数码相机选购新词汇解析
Z摄江湖:产业链好产品-唯彩ZV55B5解构
Z摄江湖:2010年度照相机另类大盘点
Z摄江湖:关于DV的问题,有必要说明…
在过年团聚的时节里,把摄影的人扮的更加文艺,我想是很多人都不能免俗的事儿。从老人的角度来看,相机的现代性并不能足以成为败家的大手笔的解释。和贾平凹他爹一样,扔出“不过是个照相的”这样的话的确能把你噎的够呛。本期Z摄江湖,和大家聊聊过年带相机回家拍照扮文艺的那点儿事儿。
摄影作品和文学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具象和抽象。你可以用直观的照片轻松表现出自我的文艺性,贾平凹只有通过演一回说书的才可能削除他爹的鄙视,只是有可能。
很多人会认为照片的文艺性与题材、拍照时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对生活中的题材,拍摄者往往会敷衍记录。事实上对于生活中的瞬间、局部,只要稍加以技艺术的提炼,你一样能获得出彩的照片。
非大光圈镜头的小景深
景深并不是大光圈的专利。大光圈镜头之所以成为小景深利器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因为摄影者选择的题材是人物。焦距和距离的双向控制,即使是入门相机的套头,一样能获得背景虚幻的作品。
小景深局部题材
尽量靠近你的被摄物体,不仅能加强被摄物体的细节还原表现力,还能获得更加柔和的焦外影像。特别要注意的是,尽量让相机保持使用镜头最大光圈,单反取景中,取景器内的画面始终显示为最大光圈的景深效果,缩小光圈会使得实际成像效果弱化,所见非所得。
拉开环境与被摄主体的距离,能让焦外朦胧更为强化。通过摆拍,尽量让主体靠近镜头,而环境远离。若主体与镜头光轴不垂直时,能表现出极佳的虚实渐变。
焦点的控制,选择非主体的前景对焦
景深的控制归根在于对焦点的选择,以决定主体清晰的深度范围。景深的原理除光圈和焦距、距离的控制外,焦点的选择也极大左右着画面的效果。选择更近点对焦能使得效果更加强烈。对于使用非大光圈镜头的摄影者来说,通过对焦前景而非人物主体,获得的小景深画面足具抽象魅力。
以人物的前景聚焦,而人物主体模糊
需要注意不得一味追求虚糊效果,过浅的景深会导致中景、背景的季度模糊,直至不可辨认。
更具韵味的单色作品
彩色底片的出现是摄影史上一次巨大的革命,曾经纯靠明暗灰阶构成的画面变得斑斓,画面被赋予更加真实客观的属性。色彩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过多的色彩往往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或会赋予画面古怪的情感。从另一个角度说,艺术所需的并不是严格的客观真实。试着用单色模式进行拍摄吧。
在主旋律的红色氛围中的黑白照片将是十分醒目的。当尝试使用黑白表现这个世界,灵感往往会油然而生。我建议你更多的使用实时取景模式,这样能在取景时就已单色观察外界。
选择亮度侧光与画面印象
曝光不足意味着画面较暗,特征为黑;曝光过度则较亮度,画面偏白。那正确的曝光该如何用语言诠释?只有符合人眼的视觉特征的解释最为得体了。曝光是每个摄影人的入门必修课,也是最难的门槛。当掌握以后,大部分摄影人反而会觉得拍照索然无味了。
原因就在于准确的曝光,太符合人眼视觉特征的照片显得平淡无奇。尝试着更改曝光,尤其是通过减少曝光量,低调的画面会更加具备艺术魅力。
低调的照片
更改曝光会改变画面的明暗部分与昏暗部分之间的平衡,图像的印象因此而改变。所谓的低调即画面的主导为昏暗部构成,同理高调则反之。作品的视觉效应上通过增加曝光的明亮图像显得轻快,而昏暗的图像则显得沉重。
对于拥有即时显示功能的数码相机,只需要通过即时查看影像,更改曝光补偿即可实现画面的明暗分配,而在拍摄前即掌握规律则需要相机点测光的介入。选择越亮的部位测光,画面愈加低沉;选择越暗部测光则越明快。
为避免低调画面不至于死黑,在选择亮部测光时务必注意不得挑选最亮部,该部位应在作品中呈现出曝光过度的高光状,画面的光线才能显得更加活跃。
“以偏概全”的表现
你会发现,不完整的主体构图会为观众带来诸多联想空间。摄影上的开放式构图即是此意。局部的表现更甚适合通过小景深来净化画面。
开放式构图
这和国画中的“贵藏不贵露”“窥一斑而可知全豹”的创作信条十分吻合。局部的表现能让画面充满了意到笔不到的意境。
广角的魅力
广角镜头特有的变形功能,其本意在于让靠近镜头的前景更大,远离镜头的景物更小。不仅产生了夸张的再现,还放大了纵深空间,加深了画面层次。
广角镜头还能通过靠近更加强化夸张变形效果。在景深控制合适的对焦距离内,靠的越近,画面的冲击力越强。选择具有纵深感的斜向环境,已延长画面的纵向轴阅读空间。
即使是人像,你也可以尝试使用广角靠近拍摄。特意设置手部或其他躯干为画面前景,让人脸尽量贴近镜头中心减小变形,画面活泼无比,完全失去丑化一说。
让画面表现的更加具有文艺性,并不是获得家长认可的话题,事实上以艺术者自诩的摄影人在任何创作总都应该秉承的信条。摄影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能获得和人眼不一样的视觉空间。那就用第三只眼睛来观察这个春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