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深圳首页 > 深圳评测 > 深圳数码相机 >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吴玮 责任编辑:赵鹏 【原创】 2011年04月18日 05:11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固定画面构图的重要性

    我说过跟镜头会让初学摄影师丧失构图的学习动力,这还只是不提倡过多使用“跟”的其中一点。必须承认,跟镜头相比其他所有的运动摄影,在实现成本上要更高。摇臂、轨道、斯坦尼康、脚架都会在跟镜中作为稳定器出现,还要求摄影师本身对速度的严谨把控,即纯粹的长期练成经验。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起,运动摄影之摇移

Z摄江湖:防潮防霉菌,不光发生在春天里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生活记录片的导演

Z摄江湖:大熊猫才拒绝彩色!你好,色彩!

Z摄江湖:春节携相机回家 玩文艺摄影


Z摄江湖:室内低照下的弱光摄影杂谈

Z摄江湖:单反相机之鼻祖Pentax的传说

Z摄江湖:岁末数码相机选购新词汇解析

Z摄江湖:产业链好产品-唯彩ZV55B5解构


    就辅助器材、技术、经验三者来谈,初学电视摄影师练习跟镜头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构图惰性而影响其他拍摄手法。从纪录片谈起在本周已经是第四次谈及了,在几次的运动摄影分析后,有必要开始基础性的构图要领。这就得从固定画面做起。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单反取景

    构图的中心思想——主体突出,在固定画面中实现起来并无难度。相比单反相机的操作者苦于照片杂乱,使用LCD取景的摄影师要轻松很多。多利用光学取景是单反的特性。眼平取景时,摄影师注意力高度集中,以至于眼神被集中于主体,环境和陪衬在这时变得视而不见。在谈摄影取景构图时,所提出的“扫描取景器”一说,即基于此生理特性。使用LCD取景时,摄影师要放松的多,即使注意力集中,也是被锁定在LCD整框内,实现主体在视频中显眼,甚至都不用刻意。那么构图对于初学电视摄影师来说,则意味着形式美感的实现,还有咱们之前提到的立体空间的塑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画面杂乱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LCD取景示意图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杂乱构图与简洁的构图

    形式美感在画面构图中主要表现在主体位置的摆布、四边画框的切点、还有各类元素的搭配。第三者较为复杂,也牵涉到对立体空间感的塑造,我就放到以后去详谈了。

回到顶部阅读

主体位置的摆布

    主体位置的摆布在国内的教材中,都是以黄金分割法构图作为引入,甚至是全部。我自认为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它的结果导致的是同题材作品,在画面形式上千篇一律。艺术被文艺家科学分析化,这本身是好的,问题出在摘录时节选的过于片面。黄金分割法在数千年来,一直被证明是好的构图形式,特别是地平线水平线的三分法处理。拍摄中,摄影师要做的是经常性突破该规则。举一个逻辑上的简单例子, 看看单反相机的焦点分布,你就不难推断出,主体的位置除了画面边缘,几乎可随意处置。当然前提是,画面简洁和形式美感分明。形式美感对于初学摄影师,只能或者说只需要通过原始审美来判断。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黄金分割法构图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水平线、地平线的三分法构图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单反取景器中的焦点分布

    教材之所以强调黄金分割法构图,将画面的焦点(主体)置于黄金分割点上,这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原因的。统治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与民众最为密切的建筑艺术上,体现为四平八稳的布局构成。长期所在环境和文化所致的普通中国民众,居中的形式几乎成了画面设置的条件反射。黄金分割法作为在画面形式美学的第一课,意图打破惯性思维。你不能否认,画面的几何中心点是整幅中最为吸引注意力的地方,但它不一定是最美的。我要强调下“不一定”的措辞,有些时候中心点也会在视觉注意和形式美感上达到统一。特别是在表现平静的影片中,居中构图更能显现出作者的心理用意。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形式美的居中构图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形式美的非黄金分割非居中构图

    强调黄金分割法构图的用意是为打破居中的条框,不幸的是往往后果是形成了另一个法则。你必须永远对艺术的条框持怀疑态度,它们的作用永远都是“不一定化”的。非抓拍中,尽量改变视觉角度,不受规则制约,你能获得真正完美的主体位置。当然这是建立在你已经确定景别的基础上。所谓的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或焦距)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多数文艺理论中,以远、全、中、近、特写五类划分。景别还表现出画面四框的切点。以人为例,远景较为模糊,人物主体多以点出现,涵环境整体;全景以画框包含从头到脚;中景则切腰部;近景指胸部以上;特写即个别器官、组织。近年来,七分身人像开始作为一个新的景别不断被提及,指膝盖以上的人像。

回到顶部阅读

四边画框的切点

    景别的选择取决于表达意图,困扰摄影师的往往是画框的切点具体位置。教条的理解景别,会形成生硬难看的画面形象,而放弃景别判断,又形成景别不分的画面格局。结果都是破坏视觉形象。值得高兴的是,切点的选择有既定的规则参考,在“不一定”的表现上要比主体位置的概率少很多,这套标准完全可以取代初学时的摸索,通过执行并尝试更改,以达到视觉形象的完美。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景别示意图

    解释一下抽象的图谱。公式化的来说,景别的画框切点可归纳为:头顶给予透气的空白,按照景别从关节下放切框。切忌关节处构图,以免造成断肢错觉。在视觉艺术中,这往往被解释成,适当延续主体元素,以使得观众获得画框外联想。特写则是反其道而行,截取面部局部,而将更多的置于画外,让观众以联想完整画面。倘若特写以头顶天,下巴切框为准,画面给人的感觉将极度压抑,并产生脑门从洞中挤出的不愉快感。

    远景的构图,人物在画面中已成为点、线的抽象描述,故没有任何可参考的切点条框,本着上述主体位置处理和环境所需要面积为准,寻找人物和环境的结合完美。


Z摄江湖:关于DV的问题,有必要说明…

Z摄江湖:关于光学变焦的那点儿事儿

Z摄江湖:照相政治之蓝苹摄影教条主义

Z摄江湖:透过N8另角度摄影看相机选购

Z摄江湖:课室稗抄之摄影马夹制服诱惑

Z摄江湖:富士X100相机凭什么不会降价

Z摄江湖:简析3D影像的昨天今天明天


    远景构图体现着画面的空间。在平面的影视作品中,空间的体现反而对立体、光轴方向,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二维画面必须能提供洞深的错觉,才能使得观众不感到平面化。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层次感也是构图任务的主要。对于初学电视摄影师来说,必须牢记两个方法:选择前景;利用纵走元素。前景指拍摄光轴上距离镜头最近的景物,摄影师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主体置于该处,而放弃陪体或环境作为前景。这样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主体与观众交流轻松,较为直接,但立体感容易在此丧失。选择环境陪衬物作为前景,而将被摄主体置于中景位置,镜头的近大远小特性,能使得画面的三维感极大增强。要注意的是,摄像机的自动对焦模式往往会误将前景作为主体对焦,摄影师需要随时检查,通过设置或位置调整,实现主体聚焦。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前景的运用与画面立体感

    前景的运用是最有效的立体化方法,由此也产生了滥用化。文艺批评者认为,很多影视作品中,为了前景而去设置前景,导演的意图被发挥到令观众觉得假的程度。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新闻摄影师往往对此感到不公平。他们进行新闻采访时,即使是固定不动,也不允许去破坏现场环境而设置前景。对他们来说,固定机位,较好的表现立体的办法,就在于寻找纵深环境元素构图。参见下图:

Z摄江湖:从纪录片谈固定画面的构图片章
通过纵深路径表现画面立体

    固定画面的电视摄影构图,和摄影构图的不同就在于,很多时候被摄物体是在运动中完成被拍,那是另一个很值得去讨论的话题。(未完)

查看本文作者 吴玮 的其他文章>>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英雄联盟  iPhone5代  E-PL2  
视觉焦点
深圳综合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数码相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套机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