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完整的影片除了要遵循上述的分镜头剪辑规律外,还有着自我旋律。绝大多数电影,分镜头以固定摄影占上风,过多的运动摄影会使得观众有眩晕感。运动摄影在很多故事片或纪录片中起着抒情的作用,适当运用能增强影片艺术性,带来视觉升华。现有影片中,存在小数量的运动摄影为主旋律,作为主流,固定画面仍占主导。
完整的影片还存在着景别、影调、色调、单镜头长度的相对统一。小景别占绝大多数的影片一般有动作片和心理片。小的景别快速的切换给了动作片快节奏的表现,心理片则通过角色的细微表演向观众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小景别的影片还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在剪辑中有大量的空镜头衔接。值得提醒的是,每一个空镜头在影片中都必须是有意义的。英国导演曾举过例子,影片出现了一个抽屉特写,就必须在之后的情节中打开它,观众才不会觉得被欺骗。大景别很少会成为完整影片的主导,拆哪儿的民族企业宣传片例外。多数影片以中性景别作为基调。辅以特写强调细节,全景交代环境。
Z摄江湖:课室稗抄之摄影马夹制服诱惑
Z摄江湖:富士X100相机凭什么不会降价
Z摄江湖:简析3D影像的昨天今天明天
因今天电影学界对蒙太奇的定义已经大大超出它的原本意义。影调和色调也成为不得不说的内容。长镜头运动后,这些统统被称为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影调来源于黑白摄影术语,指照片的黑白灰走向,黑色比例大的为低调,白色比例大为高调,含大量的中间过渡灰色的是中间调。对彩色摄影来说,只需把黑白灰换成暗、亮、普通即可。亮调子具有素雅、清纯明朗的视觉效果,低调则传递出庄重、严肃或悲惨的主题。影调的控制取决于导演对原作的解读。中间调你可以认为它是平庸的,但运用上却是最广泛的。这问题很功利,相比高低调的复杂打光、布景,中间调的实现在成本上要低太多。色调的控制取决于环境、服装、道具的搭配,完整的影片必须要有一类颜色作为主导颜色,和平面设计无异。用色不统一导致的是观众疲劳。在色调上,最笼统的划分是冷色调和暖色调。本文就不对其导演意图做详细分析了。
对导演来说,主流基本的规律是用于对构思影片时做参考性指导。验证导演水平高低的,是对剧情的结构,对分镜头的画面运用。以此实现对影片节奏的控制,达到叙事(观众读懂容易,印象深刻)和表意(之于导演或原作者本身的情感表达)的双重成功。
老实说,最终获得的影片,是远不及之前在导演脑中的虚拟影片,导致结果的因素很多,有实现手段、成本、拍摄控制等各方面的。也正是这样,电影也好,纪录片也要,一直被称作遗憾的艺术。
- 相关阅读:
- ·低价大法 索尼Z3+深圳促销仅售2680元
//sz.zol.com.cn/556/5568153.html - ·超高性价比 神舟战神Z7M深圳仅售5899元
//sz.zol.com.cn/555/5558964.html - ·索大好 港版索尼Z5Premium深圳到货
//sz.zol.com.cn/552/5523327.html - ·联想Z50-70A-IFI深圳降价仅售3999元
//sz.zol.com.cn/550/5509412.html - ·水下也能拍照片 索尼Z3深圳促销降价
//sz.zol.com.cn/549/5498316.html
- 第2页:分镜头脚本的规律②